阻擊超10GW中國光伏產品出口,印度擬出臺新規抬高關稅、力挺本土制造
印度抵制中國制造的事件正愈演愈烈。
從最開始抵制手機電視生活用品,到推遲港口中國商品清關,接著6月底禁止包括TikTok和微信在內的59款中國應用;
7月1日,印度政府下令,不再允許任何中國公司或與中國公司合資的企業參與道路建設項目;
據路透社7月3日消息,印度電力部出臺新規,要求印度企業從中國進口電力設備和部件將需要得到政府許可,印度電力部長辛格宣稱,“我們已經決定不允許從中國和巴基斯坦進口任何(電力)設備。其中(電力設備)可能存在惡意軟件或特洛伊木馬,它們可以被遠程激活(癱瘓我們的電力系統)。”
對于在印度有投資或貿易往來的中國企業來說,這一系列“神操作”不僅在當前嚴重損害了出口企業的切身利益,幾乎也中斷了后續合作的可能性,其中也包括光伏制造企業。
據光伏們了解,僅推遲港口中國商品清關一項,已經讓很多制造商叫苦不迭。一位負責亞洲市場的逆變器銷售告訴光伏們,“行業內做印度市場的(銷售)現在基本都很困難,這次印度針對中國商品大約延遲了10天清關,幸好在港口基本都有14天的免租期,否則的話,產生的延期滯納金就是一大筆費用。但是這期間DHL都不接件了,很多出口印度的信用證、單證都沒法寄件,對業務進展影響非常大。”
短期的突發性事件影響只是暫時的,雪上加霜的是,印度正計劃對中國光伏制造抬高關稅,以達到發展印度光伏制造業的目的,這對于中國光伏制造企業來說,后果更為嚴重。
這一趨勢的矛頭已經有所體現。7月2日,印度鐵路公司推出了1GW的鐵路沿線地面光伏電站招標,據稱中標者可以與招標方簽訂25年的PPA協議。然而,這與此前不同的是,這個GW級的光伏招標明確要求,項目中使用的太陽能電池和組件必須是在印度制造。
據上述行業人士透露,“印度政府不僅打算在八月份起對進口光伏組件征收20%-25%的稅,在一年內將太陽能組件的基本關稅提高到40%,還計劃抬高中國制造光伏逆變器關稅到25%。盡管對逆變器加征關稅的政策還沒有落地,但是目前印度國內呼聲很高。”
針對太陽能電池和組件,印度自2018年7月30日發布的終裁征稅令明確于2020年7月29日到期(目前保障稅率15%),但是印度貿易救濟總局正在考慮是否應印度制造商協會以及該國內多個制造商的要求,延長對進口太陽能電池征收的保護稅。如果上述意見被采納,自8月1日起,印度進口組件可能至少面臨著20%-25%的關稅。
“這就是目前印度市場的大趨勢——本土化,新冠疫情的蔓延和邊境局勢又加速了這個趨勢。印度政府早兩年就開始倒逼本土化生產,此前主要是電池和組件,今年逆變器也是同樣的套路。盡管目前本土逆變器基本沒太大產能,基本以中國及歐洲幾個品牌為主”,某光伏行業資深國際銷售告訴光伏們。
據知情人透露,近日印度太陽能公司(SECI)舉行的2GW拍賣獲2.5GW超額認購,中標方分別來自西班牙、意大利、加拿大、美國、德國、英國和印度,并且創下了2.36 印度盧比(約合0.0313美元)/kWh的低價記錄,從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印度政府加稅的決心。
除了印度主管部門之外,印度本土的光伏制造業企業則持更加激進的態度,在7月3日的線上研討會上,印度Waaree集團董事長Hitesh Doshi和Adani太陽能公司首席執行官Ramesh Nair討論了最近宣布的基本關稅(BCDs)提案,他們表示如果想要刺激對印度本土光伏制造業的大幅投資,至少需要對進口產品征收50%的關稅。